字词 | 托息谏后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托息谏后 掌故。 战国时赵国左师触龙谏赵太后之事。息:儿子。 见于《史记·赵世家》。事出《战国策·赵策四》。战国时期,赵国遭到秦国的猛烈攻击。当赵国向齐国求援时,齐却一定要赵国派太后的儿子长安君作人质,太后不肯,面对大臣的劝谏,当众宣布:“谁再提以长安君为人质的话,我一定将唾沫吐到他的脸上。”左师触龙面对这种情况,大胆机智地劝谏太后,先告诉她如何保养身体,消除她的怒气,再以为自己的小儿子求职说起,说明男人也爱怜少子,父爱子,则要为他们作长远考虑;进而说出问题的主旨,太后爱长安君就应像爱燕后一样,趁此机会让长安君为赵国立功,这样才能巩固长安君在赵国的地位。太后恍然大悟,愉快地派长安君为质于齐。齐国也很快发兵救赵。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