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卦
【条目出处】:见第六十九回 【释文】: 打卦,即占卜,是古代一种推测祸福的迷信活动。 占卜源于原始社会,到商周之际,以蓍草占卜的方法很流行,《周易》最初就是用于占卜的。其后,《周易》被儒家尊为经典,它就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哲理化,另一个方向,就是继续向占卜迷信方面发展,汉代的《焦氏易林》,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用蓍草起卦的手续较繁复,后代渐用简易方法取代,晋代出现了《灵棋经》,以十二枚棋子投掷成卦。到宋明以后,又从中衍出牙牌占和金钱卦,前者以三十二张牙牌成卦,后者以五枚金钱成卦,《红楼梦》中“打卦”,可能即此二种之一。 占卜者对各种卦都备有现成的卦辞、断语,其内容大多承《周易》、《易林》而又有所发展,语辞多模棱两可,施术者通过对前来占问者心理的揣测,可对其作种种不同的解释。参见“问卦”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