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季陶
【生卒】:1891—1949 【介绍】: 现代思想家。 原籍浙江吴兴(今湖州市),生于四川广汉。本名良弼,又名传贤,号天仇。光绪三十一年(1905)起留学日本,宣统三年(1911)至南洋,参加中国同盟会。 辛亥革命后,在上海经商,后追随孙中山,曾任其机要秘书。 1924年任国民党中央执委,1927年后,历任国民政府委员、考试院院长等职。1949年在广州自杀。 他从右的方面改造孙中山学说,以把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儒学化而著名。所著《三民主主义之哲学基础》、《国民革命与中国国民党》等文,宣扬“民生哲学”。 认为“仁爱”是社会进化和革命道德的基础,是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基础。认为“孙中山的思想完全是中国正统思想,就是继承尧舜以至孔孟而中绝的仁义道德的思想”(《孙文主义之哲学的基础》),是继承了孔子的“仁爱”之学说。他主张“尊孔读经”,发起“制礼”的讨论。戴季陶的思想在国民党内有广泛影响,尤其对蒋介石有影响。 他是国民党的理论家、蒋介石的谋士。其著作、讲演等收集最全的是1959年台北出版的《戴季陶先生文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