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慢曲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慢曲 慢曲曲调缓慢,与曲调急促的急曲相对。 依慢曲格调填写的词,称为“慢词”,一般篇幅较长,韵脚间隔较大,节奏舒缓。最短的是《卜算子》,八十九字;最长的是《莺啼序》,二百四十字。 毛先舒《填词名解》:“词以慢名者,慢曲也,拖音袅娜,不欲辄尽。”正是指其艺术特点。《都城纪胜》:“唱叫小唱,谓执板唱慢曲曲破,大率重起轻杀,故曰浅斟低唱。”张炎《词源》亦指出:慢、引等曲在当时名曰“小唱”,以哑觱栗合之,不必备众乐器,随时随地皆可歌唱,尤便于平常人之用。据《能改斋漫录》说:“慢词起(宋)仁宗朝,中原息兵,汴京繁庶,歌台舞榭,竞睹新声。耆卿(柳永)失意无聊,流连坊曲,遂尽收俚俗言语编入词中,以便伎人传唱。 一时动听,散布四方。其后东坡、少游、山谷辈相继有作,慢词遂盛。 ”据《青楼集》记载,元代女艺人解语花、小娥秀、王玉梅、李芝仪、孔千金等,都长于唱慢词。到明代,还有人能唱慢词,见《四友斋丛说》。 《金瓶梅》此回提到张惜春唱慢曲的情节,取自《水浒》第二十四回。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