愧色
羞惭的脸色。 孔子的学生原宪,为人性情正直,洁身自好。家贫穷。 而他知命安贫,每天弹琴唱歌,自得其乐。 孔子的另一学生子贡,能言善辩,会经商,家富。 一次,他乘坐高大的马车去见原宪,车盖外白素而内深青带红。因车马高大,进不了小巷,子贡只好下车,原宪头戴榆属树皮做的帽子,脚上穿著露出脚后跟的鞋,拄著藜茎拐杖,在门前迎接。 子贡见状,以为原宪生病,因问:你身患什么病?原宪答曰:据说,没有财产叫做贫穷,学了道理而不身体力行才叫病。现在,我只是贫穷而不是病。 “子贡逡巡而有愧色。”(于贡听了此话,带著羞愧的脸色,倒退了几步,)原宪又说:学习本为自身修养,却用以索取名誉;教育本为他人,却用以谋取私利。假借仁义去做坏事,装饰车马借以炫耀,君子以为羞耻,我一辈子也不愿这样做。(《庄子·让王》) 今沿用本义。 柳亚子《迭韵和谢老》:“何宋同伦宁愧色,风云后起积劳薪。”瞿秋白《赤都心史·黎明》:“对著那南风中的残艳,有无愧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