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特海墨
【生卒】:1880—1943 【介绍】: 德国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的创始人。 1880年 4月15日生于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先在布拉格大学学习法律,后转学哲学和心理学,1902年赴柏林大学从师斯顿夫(Stuimf,C.),1904年去符兹堡大学,在屈尔佩(Kül′pe,o.)指导下获哲学博士学位,曾在布拉格、维也纳、法兰克福和柏林等大学工作过,1929年就任法兰克福大学教授。 因为不满于希特勒的统治,1933年到美国纽约定居,1943年10月12日去世。 惠特海墨的学术活动少有著述,但他是格式塔心理学的领袖式人物。 1912年,他与苛勒和考夫卡(koffka,k·)一起在法兰克福大学研究了似动现象,根据研究结果,惠特海墨于同年发表了《运动视觉的实验研究》一文,标志著格式心理学的创立。在该文中惠特海墨提出了格式塔心理学的基本原则,认为似动现象不是由不动的感觉拼合而成,而是一种新的现象,是一个格式塔,其整体先于部分,并决定部分。1923年,他又著文总结了有关知觉的一系列著名的规律。他对思维也做了深入研究。惠特海墨的著述主要是论文,死后出版了专著《创造性思维》(1945年),对问题解决和科学思维做了格式塔的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