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悲风之摇蕙兮,心冤而内伤。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悲风之摇蕙兮,心冤而内伤。 【集校】: 洪兴祖:悲 校语:冤,一作宛。 朱熹:悲回风之 校语:冤,一作 黄省曾:悲回风之 明繙宋本:同朱本。校语同洪本。 朱多煃:悲 汪瑗:悲回风之 毛晋:悲回风之摇蕙兮,心寃 庄允益:悲囘风之 戴震、汪梧凤:悲回风之摇蕙兮,心菀 王泗原:冤,洪《考异》“一作宛”,宛字当作菀,传写脱艹头。 汤炳正:悲回风之摇薰兮,心冤 。 【集释】: 王逸:囘风,谓之飘风。 飘风囘邪,以兴谗人。言飘风动摇芳草,使不得安。以言谗人亦别离忠直,使得辠过也。故己见之,心寃结而痛伤也。 朱熹:回风,旋转之风也,亦上篇“悲秋风动容”之意。 林兆珂:言秋令已行,风 汪瑗:阳薄阴,则绕而爲风。回风者,谓旋转之风也。 《尔雅》曰:“迴风爲飘。”回风亦谓之飘风,下文曰“随飘风之所仍”是也。摇,谓摇落也。《九辨》曰:“悲哉!秋之爲气也,草木摇落而变衰。”亦此意也。王逸其説亦是。 但以“物有微而陨性”句照之,则摇不只谓摇动之义。冤结,谓冤枉之情,絓结于心而不可解也。伤,痛也。 陆时雍:物之感伤,相因而起。世之秋,人心之忧愤,皆若此矣。风之声声,物之形形,孰无根而结响?孰无实而造 黄文焕:转蕙者,春夏之光风也。摇蕙者,秋令之 王夫之:回风,大风旋折,所谓焚轮之风也。 林云铭:秋气动物,难爲 胡文英:回风,羊 古诗:迴风动地起,秋草萋以緑。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 回风 陈本礼:悲,一篇之眼。 回风,秋气回邪贼人,故曰回风。秦正在西,于时爲秋,喻秦诈楚。蕙,以蕙喻怀,犹称荃荪也。 胡濬源:蕙 王闿运:□世之词,追怨无端。 徐英:以发耑三字爲题。 闻一多:寃结,犹郁结也。 黄孝纾:寃结,苦闷。 姜亮夫:回风,卽《尔雅》迴风爲飘之迴风,疾风也。飘风,见《小雅·四月》,又《何人斯》,《墨子·尚贤》,《庄子·逍遥游》。 摇,撼也。此段文多支离,义不相属;则错简 卽如摇蕙蕙字,勉强爲説,则谓见蕙之摇而生感,固亦勉强可通;然出口 屈赋屡言摇落,蕙落形近,岂 (《重订屈原赋校注》) 谭介甫:《离骚》“纫秋兰以爲佩”句下,洪补区别兰蕙很详,并引黄鲁直《兰説》,谓“一干一华而香有余者兰,一干五、七华而香不足者蕙”,因谓“兰蕙才德不同,兰似君子,蕙似士夫,概山林中,十蕙而一兰也”。按此首句,王注此説谗人多动摇士夫,不能动摇君子,故言摇蕙不言摇兰,以见其微意之所在。 苏雪林:蕙,兰芷之类,屈原屡以之自喻者。笔者认爲这个回风是譬喻国难。 回风捲地而来,兰蕙之在枝头者尽皆飘落,以喻国难骤至,自己生命不得不随之结束。这个国难,便是顷襄廿二年秦拔巫夔,进取黔中,屈原不能再安居于湘西的贬所,顺湘水,过洞庭,至长沙附近之汨罗江,作《惜往日》、《悲回风》及《怀沙》,乃投水自杀。 生死大事,虽最达观之人,面临死亡,也不能不悲,何况屈原又是满含寃屈,愁赐百结的逐臣,其爲伤痛,何堪想像,所以本篇开首 吴孟复:摇,《尔雅·释诂》:“动也。”《素问·注》:“摇谓动摇也。”《大戴记·武王践祚》:“若风至必先摇摇”。 蒋天枢:以“悲回风”名篇,足见回风对屈子意外之打击。《説文》:“飘,回风也。”《尔雅·释天》:“回风爲飘。”乃叔师所本。 《释天》又云:“西风谓之泰风。”“扶摇谓之猋(卽飙)。”疑此所谓“回风”卽扶摇而起之飘风,故郭注云“旋风也”,李巡则云“亦曰飘风”。屈子用回风比拟西来风暴以託喻暴秦。摇,扇动之疾。蕙,喻己。以“悲回风之摇蕙兮”发端,沈痛之极。寃结,屈抑之气上逆不得伸,郁结胸中。 汤炳正:回风,旋风,古籍中常用以象徵邪恶势力。薰,一种香草。(《楚辞今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