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恶阻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恶阻 妇科病证名。 指妊娠早期反复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厌食甚或食入即吐进而影响孕妇健康的病证。出《诸病源候论》卷41《妇人妊娠病诸候·妊娠恶阻候》:“恶阻病者,心中愦闷,头眩四肢烦疼,懈惰不欲执作。恶闻食气,欲噉碱酸果实,多睡少起,世云恶食,又云恶字是也。”又名子病、阻病、病儿、病阻、病隔、选饭、恶子、恶字、恶食、妊娠呕吐。但须注意约半数左右的孕妇在怀孕早期虽有食欲不佳,胃纳减退,或仅有轻微恶心择食,或仅于晨间起床后的空腹状态时偶而出现呕吐现象(即俗称晨吐),而一般不影响孕妇的营养和工作,经过一段时间常可不药而自行恢复如常者,乃妊娠早期常有的反应,不属恶阻病证。恶阻病机主要在于“冲气上逆,胃失和降”临床脾胃虚弱,痰湿阻滞、肝胃不和为常见。 恰如《妇科要旨》所说:“妊娠脾胃虚弱,挟气而痰涎内滞,致病恶阻。” ❸ 肝胃不和,孕后阴血下聚以养胎元,肝血相对不足,肝失血养,体不足而用偏亢,若兼因抑郁恚怒所伤则肝失疏泄,木郁横逆,中土受累,于孕初冲气上逆之时,冲气并肝气犯胃,致使胃失和降,气机上逆而为恶阻。脾胃虚弱所致者临证可见妊娠早期,恶心呕吐清水或清涎甚或食入即吐,精神疲乏,倦怠嗜卧,纳差便溏,苔白质常,脉缓滑或滑而无力。 治宜健脾和胃,降逆止呕,方选香砂六君子汤、加味参橘饮加减运用。若气损及阳,以致脾胃虚寒者,治宜温中祛寒,和胃降逆,方以干姜人参半夏丸加丁香、白蔻、陈皮。 痰湿阻滞者临证可见妊娠早期,恶心呕吐痰涎,不思饮食,心悸气促,胸脘满闷,四肢重气,或形体肥胖,苔白腻,脉滑或滑而无力。治宜化痰除湿,降逆止呕,方选半夏茯苓汤,旋复花汤加减。如痰湿郁久化热,演变为痰热阻滞之证者,治宜清热化痰、降逆止呕,可选用温胆汤加黄连。肝胃不和所致者,临证可见妊娠早期,恶心呕吐酸水或苦水,头胀而晕,心烦口苦,胸满胁痛或乳房胀痛,嗳气叹息,苔薄黄,脉弦滑。 治宜抑肝清热,和胃降逆,方选芩连半夏竹茹汤、芩连橘茹汤加减应用。若上述诸证因呕吐频频而饮食难进,耗气伤阴可致气阴两亏之恶阻重证,症见吐出粘涎或咖啡色粘涎中带血样物,精神萎靡,双目无神,形体消瘦,眼眶下陷,发热口渴,尿少便秘,舌红少津,苔黄干或光剥,脉细数无力。 治当益气养阴,和胃降逆,常用生脉散合增液汤加竹茹、代赭石。严重之恶阻患者,非但药入即吐,甚至见药闻味即吐,这类患者可用“香开蒸气”一法,即用鲜元荽一把,加苏叶、藿香各3克,陈皮、砂仁各6克。煎沸后颀入大壶内,将壶口对准患者鼻孔,令吸其气,此本芳香之气,得之能宽胸定逆,悦脾醒胃,病者能顿觉舒适,其后即可试服少许易于消化的食物,往往便能纳受,不再呕恶。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