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徭役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徭役 封建时代农奴和农民为领主或国家承担的劳役,前者称为领主徭役,后者称为王家徭役。 在高卢一罗马时期,乡村土地由领主划分成小块开垦地或份地,交由农奴和农民垦植,借以抵偿租税,亦称徭役租税。11世纪起,徭役以从事种植和收获为主,领主适当供给食物,付给少量工资。服役人数和期限,按领主习惯或者按领主和村庄签订的契约确定。 此外,领地内的居民都有义务整修道路、桥梁、城堡。 不过此类徭役可出钱赎买。其后,由于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从事徭役的人数和期限有所缩减。但王家徭役却从1735年起在路易十五的财政总监菲利贝尔·奥里主持下广泛推行;强制农民每年用若干时日修筑国道和各项公共工程。路易十六时,王家徭役亦可按官价赎买。1789年8月4日—11日法令废除。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