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待百姓条例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待百姓条例

1853年4月颁布的关于废除私财和私人工商业的文件。

《待百姓条例》的原件迄今未发现,但从清方史料可知其内容大略:“不要钱漕;但百姓之田,皆系天王之田,收取子粒,全归天王;每年(月)大口给米一石,小口减半,以作养生;所生男女,亦选择归天王;铺店照常买卖,但本利皆归天王,不许百姓使用。如此魂得升天,否则即是邪心,(即)为妖魔,魂不得升天,其罪极大。间有长发全集多人,讲说此等语,命静听,谓之讲道(理)。

”可见《待百姓条例》体现的洪秀全人无私财、一切归上帝的经济观点,是空想和错误的,必然引起人民的强烈反对。

《贼情汇纂》载:“此示一出,被惑乡民方如梦觉。然此令已无人理,究不能行,遂下科派之令。

”所谓“此令无人理”,是指违背人之情理,不符合客观经济发展规律,在现实中行不通。癸好三年(1853年)五月初一,杨秀清重新颁布《安抚四民》的诰谕,要求“士农工商,各力其业。自谕之后,尔等务宜安居桑梓,乐守常业”。诰谕的中心思想与《待百姓条例》相反,它是要保护私人工商业。诰谕颁布后,石达开在安庆,罗大纲在镇江,胡以晄在庐州等地都贯彻执行了杨秀清“士农工商,各力其业”的诰谕,采取保护工商业的措施,取得了商民的支持。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2:3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