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彼得鲁舍夫斯卡娅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彼得鲁舍夫斯卡娅 【生卒】:1938— 【介绍】: 俄罗斯女小说家、剧作家。 1961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新闻系。60年代末开始写短篇小说,尝试从另一种角度、另一种方式描写人。 70年代初,他加入莫斯科青年剧社任编剧,受戏剧家阿尔布卓夫影响,从司空见惯的凡人琐事中去发掘和捕捉戏剧冲突和题材,以幽默超然的笔调来表现普通人最关心的话题,揭示生活矛盾和人物心理,结果获得成功,所作剧本上演时引起轰动。70年代末到80年代,她作有剧本《爱情》(1975年上演)、《两扇小窗户:童话剧》(1975)、《奇扎诺》(1977年上演》、《斯米尔诺娃的生日》(1977年上演)、《装乱七八糟杂物的箱子》(1978)、《音乐课》(1979)、《剧作选》(1983)、《三个穿蓝衣服的姑娘》(1983年上演),以及短篇小说、电影剧本、译作等。1989年,俄罗斯文艺学界提出“新潮文学”或称“另一种文学”的术语,把它当作80年代涌现的一批中青年作家所兴起的一种文学流派,以区别于传统的文学作品和作家。彼得鲁舍夫斯卡娅为其代表人物之一。 1992年,她发表中篇新作《时间是夜晚》,描写一个中年女诗人在生活漩涡中的沉浮和挣扎,最终在孤寂和痛苦中去世。作品作为首届(1992年)俄语布克奖的候选作品,进入决赛圈,最后以一票之差落马。 1993年发表长篇小说《卡拉姆津·农村日记》。 此后,她又创作了不少短篇小说,表现小人物的失意和痛苦。 1996年她又有两部作品问世:《一些普通和神奇的故事》和《小小女魔法师》。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