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
最早叫心意六合拳。 始于明末清初,为姬隆凤所传,清雍正年拳谱《心意拳原委考》、《拳论质疑序》中均有记述。清乾隆以后,形意拳在山西、河南、河北一带广为流传。山西的练法,拳势舒展,劲力精巧;河南的练法,拳势舒展,稳健扎实。 各派形意拳均要求身正、步稳,并做到“六合”,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 技击上主张快速突然,以我为主,先发制人。其拳诀云:“乘其不备而攻之,出其不意而击之”;“远了便上手,近了便加肘,远了用脚踢,近了便加膝”;并做到“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 基本拳法以三体式、五行拳、十二形拳为主。套路有五行连环、杂式锤、八式拳、四把拳、十二洪锤等。 对练有三手炮、五花炮、安身炮、九套环等。器械多以三合、六合、连环命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