彗星
又叫孛星、长星等,俗称扫帚星。 是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较小的天体。中国最早的彗星记录传为帝尧时代。文献中的可靠记录是鲁文公十四年(前613)的哈雷彗星。 据统计,古代记录彗星的出现达四百余次,大都包括运行路线、视行快慢和相应的时间等内容。 还有罕见的彗星分裂现象的记述。这些记录为人们寻找周期彗星,并计算彗星轨道的变化,从而进一步探索太阳系里是否还存在新的行星等,均有重要意义。 在马王堆汉墓帛书中,绘有二十九幅各种形态的彗星图,这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世界上关于彗星形态的最早著作。图中彗星都分为彗头和彗尾两个部分,彗尾形态各异,有的彗头画成二个同心圆,说明当时人们可能已经注意到彗头的不同结构。 《晋书·天文志》还提及了彗尾背向太阳的方向延伸的规律,证明古人对彗星的观测是相当精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