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张献忠起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张献忠起义 明末农民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1627年陕北王二首义,陕西各地农民纷起响应。1628年高迎祥于安塞、王大梁于汉南、王左挂于宜川先后起义。1630年张献忠率米脂十八寨农民参加。 随后,与其它各营义军游战于陕晋之间。 一度降明总督洪承畴,不久复起。1633年(崇祯六年)冬,农民军履冰过黄河,进入河南。 高迎祥下郧阳山区,张献忠取信阳等地。1635年农民军荣阳大会后,张献忠与高迎祥、李自成等率领所部攻入安徽,直破明中都凤阳,焚毁明帝祖陵。 张献忠又率部转攻庐州(合肥)、安庆。 后受明将左良玉等围困,于1638年4月接受明朝兵部尚书熊文灿招抚。但拒不改编,也不听调遣,保持独立性。1639年5月,张献忠率部再次起兵,罗汝才等在房县也复起响应。 7月,张、罗合兵重创明总兵左良玉,歼敌万余人。张献忠采取“以走致敌”策略,快速流动,转战于四川。明军主力被拖在四川,疲惫不堪。 张献患突然挥军顺江东下,攻破襄阳,杀明襄王朱翊铭,取库银15万两赈济灾民。 明兵部尚书杨嗣昌畏罪自杀。1643年5月张献忠攻克武昌,沉楚王朱华奎于长江。 遂于武昌称“大西王”,建立大西政权。1644年张献忠复入四川,“一路州县,望风瓦解”。11月在成都即帝位,国号大西,改元大顺。 设内阁六部,分理政务,建五军都督府总领军事,政权已具规模。清兵南下四川,张献忠抗击失利,中箭牺牲。余部继续斗争,成为日后抗清战争中的主力。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