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吕志伊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吕志伊1882—1942云南思茅(今普洱)人 吕志伊
吕志伊
吕志伊1881——1940字天民,雲南思茅 (今普洱)人,1881年 (清光緒七年) 生。15歲進學堂,先後就讀於普洱宏遠書院,昆明經正書院。庚子辛丑併科舉人。1904年赴日本留學。入早稻田大學。次年參加中國同盟會; 8月被選為評議部評議。1906年被推為同盟會雲南主盟人; 4月參與創辦《雲南》雜誌及《滇話報》,宣傳革命。1908年與楊振鴻等發起雲南獨立會,發表宣言,與清廷斷絕關係,並組織人員支授河口起義; 同年冬至仰光,與居正同任《光華日報》、《進化報》主筆。1910年赴上海,任《民主報》主筆。1911年4月,參加廣州起義,擔任撰擬法令等工作,同時加入南社; 7月與宋教仁、陳其美等組織中部同盟會,被推舉為後補幹事,並準備在長江流域發動起義。雲南光復後,充都督府參議,旋代表雲南參加各省代表會議。1912年1月,南京臨時政府成立,任司法部次長; 3月辭職,任同盟會上海機關副部長,民國新聞社總編輯,旋奉命赴南洋及緬甸等籌設國民黨海外各支分部。1913年被選為國會參議院議員,回北京。二次革命爆發後,赴上海從事反袁活動,失敗後,走日本。1914年回雲南運動軍隊,發動反袁鬥争。1916年袁世凱死後,仍回北京任參議院議員。1917年7月,護法運動開始後,赴廣州參加國會非常會議; 9月任大元帥府參議。1918年8月赶上海。1920年11月,任廣州軍政府司法部次長。1921年5月,任内政部次長。1922年4月署内政部總長; 9月被指定為中國國民黨改進案起草委員會會員。1924年4月,大元帥府任命為大理院院長,法制委員會委員; 同年又任中國國民黨本部參議。1928年1月,任雲南省政府委員; 4月兼建設廳廳長; 10月任國民政府立法院立法委員、法制委員會委員、自治起草委員會主席。1933年2月,任監察院監察委員; 3月去職。1938年以病老回昆明。1940年3月4日病逝。年59歲。 吕志伊1882—1942字天民。近现代云南思茅(普洱)人。清光绪三十年(1904)留学日本。次年加入同盟会,为云南分会主盟人。曾先后创办或主编《云南》、《滇话报》、《光华日报》、《进化报》、《民立报》等报刊,宣传革命。1912年1月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任司法部次长。1923年任国民党本部参议,赞成联俄,反对溶共。后任国民党政府立法委员等职。 吕志伊 吕志伊字天民,云南思茅人,1881年生。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1905年参加中国同盟会;8月当选为评议部评议。1906年任同盟会云南主盟人;4月参与创办《云南》杂志与《滇话报》。1908年冬任仰光《光华日报》《进化报》主笔。1910年任上海《民主报》主笔。1911年4月参加广州起义;7月与宋教仁、陈其美等组织中国同盟会,被推为候补干事。云南光复后任都督府参议,旋代表云南参加各省代表会议。1912年1月任南京临时政府司法部次长; 3月任同盟会上海机关副部长、民国新闻社总编辑。1913年当选为国会参议院议员。二次革命爆发赴上海从事反袁活动。失败后去日本。1916年仍任参议院议员。1917年7月赴广州参加国会非常会议; 9月任大元帅府参议。1920年11月任广州政府司法部次长。1921年5月任内政部次长。1922年4月署内政部总长; 9月被指定为国民党改进案起草委员会委员。1924年4月任大元帅府大理院院长、法制委员会委员;同年又任国民党本部参议。1928年1月任云南省政府委员;4月兼建设厅厅长;10月任国民政府立法院立法委员、法制委员会委员、自治起草委员会主席。1933年2月任监察院监察委员。1940年3月4日病逝。 ☚ 吕则仁 吕芳契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