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尔岐
【生卒】:1612—1678 【介绍】: 明清之际学者。 字稷若,号蒿庵居士,又号汗漫,山东济南府济阳县人。在父亲督教下,自幼攻读四子书和科举八股文章,后屡试皆中。 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清军侵入河北、山东腹地,父亡家毁,张氏痛不欲生,尽焚先前应制书稿,绝意科场,誓不仕清。清顺治、康熙间,朝廷以宿儒召,皆托病坚辞。 晚年讲学故里,埋头著述,过著“与人无竞物无争”的耕读生活,穷独终生。其著作有《仪礼郑注句读》、《易经说略》、《诗经说略》、《蒿庵集》等。张氏为学既讲宋学“义理”,也事汉学考据,且“深于汉儒之径而不沿训诂,邃于宋儒之理而不袭语录。”尊崇程朱学说,鼓吹“性命”之理,并“自得”于为宋学正本清源。研治经史,尤精《仪礼》,顾炎武曾说:“独精《三礼》,卓然经师,吾不如张稷若。”可见,张氏学术具有一定独创精神。(杨柱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