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僧繇
【生卒】:生卒年不详 【介绍】: 中国南朝梁画家。 吴(江苏苏州)人。天监(502-519)中,为武陵王国侍郎,在宫廷掌管画事。官至右将军、吴兴太守。擅长画人物故事、风俗、宗教。 武帝崇信佛教,凡装饰佛寺,多命他画壁。也精肖像,尤工画龙。 传说所画龙点睛后有“破壁飞去”的神话。他的画有独特风格。所作壁画在色彩上,吸取了外来影响,用天竺(古印度)传来的晕染法,以朱和青绿色画“凹凸花”,具有立体感。 这就是他创造的不用轮廓线,完全用色彩画成的“没骨”画法。他的人物造型,富于肌肉的肥胖感,改变了顾、陆以来的“秀骨清象”的作风。并以豪迈疏朗的风格,代替了细密的描写,其画法被称为“疏体”(与陆探微等的“密体”相反)。 时人称他为超越前人的画家,被称为“张家样”。他与吴道子、顾恺之、陆探微并称为古代四大画家,或称“画家四祖”。画作有《吴王格虎图》、《汉武王射蛟图》、《咏梅图》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