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打秋千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打秋千dǎqiūqiān

荡秋千。江涛《老付的故事》:“你小时候是个小运动员吧?要不就是个淘丫头,上了中学还爬树~。”|长沂《黄黄儿和它的伙伴》:“一帮人围着黄黄儿七嘴八舌琢磨出一个馊主意,弄一根长棍子插到链子底下,俩人一抬,黄黄儿整个吊起来悬在半空~。”

打秋千

打秋千

比喻人的活动总与某事物有关,摇来摆去总围着某事物转。

☚ 打磨磨   大配套 ☛

打秋千

打秋千,是黎族群众最喜爱、开展得较广泛的活动项目之一。参加者主要是青少年。男女青少年放牧或到山兰地看管山兰稻时都可以打秋千玩乐。秋千的制作方法: 在芒果树结实粗大的枝干上,捆扎秋千架,也可以到山上寻找结实的山丝树、坡垒树或黑墨树做成秋千架,两种方法,都要保证麻绳和枝干以及整个秋千架子的结实和坚固,才能保证安全。荡秋千,有单人和双人。双人荡的,男女都可搭配。青年们互相比赛看谁荡的高、时间长。秋千此起彼伏,一高一低,喧闹嬉戏,喝彩声不断,充满着黎族人民勇敢豪放、乐观向上的精神。

打秋千

满族体育项目。亦称“悠千”、“秋千”等,是一种以两条绳索连接一块木板,悬于树杈或木架上,每次由1—2人站(或坐、蹲)于木板上,用力使其前后摆动。

打秋千

满族体育项目。亦称“悠千”、“秋千”等,是一种以两条绳索连接1块木板,悬于树叉或木架上,每次由1至2人站 (或坐、蹲)于木板上,用力使其前后摆动。旧时东北一些地区满族有年轻女子之家,在农历一、二月立木架供其打秋千。亦有在较宽敞的屋内房架上悬秋千供家中子女玩耍。

打秋千

打秋千

中国传统游戏。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引《古今艺术图》云: “秋千,北方山戎之戏,以习轻(qiao)者。”据唐韩鄂《岁华纪丽》、宋高承《事物纪原》,本为北方山戎之戏,春秋时齐桓公伐山戎,始传入中国。《事物原始》引《荆楚岁时记》曰: “春时悬长绳于高木,士女衣彩服,坐于其上而推引之,名曰打秋千。”唐高无际《汉武帝后庭秋千赋》描写汉武帝后宫秋千之乐。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载: “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竞竖秋千,令宫嫔辈笑以为宴乐,帝呼为半仙之戏。都中士民相与仿之。”唐代盛行秋千之戏,故诗人多有吟咏,如王建的《秋千词》、元稹的《杂忆》、白居易的《寒食夜》、李山甫的《寒食二首》等。此后代代相传。宋代人打秋千,故苏轼《春宵》有“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的描写。元代有秋千之戏,故有萨都拉《秋千谣》、卢琦《秋千》、李裕《秋千词》、张弘范《拆秋千》等作品的产生。明清也不例外。从历史材料着,打秋千的多为妇女。

☚ 藏钩   放纸鸢 ☛
打秋千

打秋千

中国传统游戏。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引《古今艺术图》云: “秋千,北方山戎之戏,以习轻(qiao)者。”据唐韩鄂《岁华纪丽》、宋高承《事物纪原》,本为北方山戎之戏,春秋时齐桓公伐山戎,始传入中国。《事物原始》引《荆楚岁时记》曰: “春时悬长绳于高木,士女衣彩服,坐于其上而推引之,名曰打秋千。”唐高无际《汉武帝后庭秋千赋》描写汉武帝后宫秋千之乐。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载: “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竞竖秋千,令宫嫔辈笑以为宴乐,帝呼为半仙之戏。都中士民相与仿之。”唐代盛行秋千之戏,故诗人多有吟咏,如王建的《秋千词》、元稹的《杂忆》、白居易的《寒食夜》、李山甫的《寒食二首》等。此后代代相传。宋代人打秋千,故苏轼《春宵》有“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的描写。元代有秋千之戏,故有萨都拉《秋千谣》、卢琦《秋千》、李裕《秋千词》、张弘范《拆秋千》等作品的产生。明清也不例外。从历史材料着,打秋千的多为妇女。

☚ 藏钩   放纸鸢 ☛
打秋千

打秋千

诗歌。山东人民出版社编,1958年由该社出版。书中有男孩子的歌,女孩子的歌,天空的歌,海洋的歌,月亮的歌,星星的歌,小狗小猫的歌,坦克手和水兵的歌等。通过这些生动有趣的儿歌,对孩子们进行共产主义理想、道德教育。

☚ 布谷鸟   打开济南府 ☛

打秋千

打秋千

又称“荡秋千”。清明节习俗。秋千,古作“鞦韆”,意即揪着皮绳迁移。初,民间称为“千秋”。相传,本是北方胡人一种游戏,齐桓公北征山戌族,带入中原。唐人呼为“半仙之戏”。在园林中或空旷处竖两木为架,上加横木,下悬二绳,绳下横系一板,人立其上,手握两绳使身体上下飘荡,谓之“打秋千”。淮坊旧有转秋千之习。民国二十四年《临朐县续志》:“寒食清明二日,……人家植双木于院落,系绳板为秋千,唐人所谓半仙戏也。又或于市町广场竖巨木高数丈,缚车轮以木杪而垂屈板于周遭,有多至32索者,横巨木下而以人力推转,妇女靓妆,盘旋空中,飞红飘紫,翩若舞蝶,千百为群,蹴尘竟赴”。打秋千,实有健身壮体之功效。

☚ 打招呼   打狗饼 ☛
0001005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3:0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