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开普殖民地政府任命教育总监并进行教育体制改革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开普殖民地政府任命教育总监并进行教育体制改革 19世纪30年代后,在教育英国化政策已取得一定收效但又无法进一步发展的情况下,开普殖民政府急需建立新的教育领导机构和教育体制。因此,1837年开始准备改革方案,经开普殖民地秘书贝尔上校、英国学者赫谢尔、开普殖民地记者费尔贝恩等人建议和讨论,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荷兰、英国本土、普鲁士等国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的长处,总督乔治·内皮尔和贝尔上校制定了教育体制改革的方案,于1839年正式开始教育体制的改革。 1839年5月23日,开普政府正式任命詹姆斯·罗斯·英尼斯为公共教育总监。英尼斯是苏格兰人,1822年获英国阿伯丁国王学院文学硕士学位,是当年由总督索默塞特爵士引入开普的6名英国教师之一。在1839年政府备忘录中,规定建立以教育总监为首的教育部,并且专门规定了教育总监的权力和职责: 1839年教育体制改革的另一个内容是建立新的学校结构。最初的新体制将学校分为两级,第一级即重点学校,设于较大的居民中心,一所校舍内包括初等和中等教育。初等教育学习读、写、算术、英语、荷兰语、地理、简明历史、自然科学、宗教教育;中等教育增设拉丁语、希腊语、法语、数学、测量、自然地理、地学概论,中等教育是收费教育。第二级学校设在较小的居民中心,只设初等免费教育,由政府出资。由于初期的改革、教师的加薪都不涉及乡村地区和非公立学校的教师,也由于布尔人对英国化教育政策的抵制情绪和聘请不合格的私人教师的传统仍较盛行,1843年在进行地方教育改革时开设了第三级学校,即农村地区受政府资助的学校。在改革之初还创建了一所师范学校,尽管最后没能培养出毕业生。这些学校都没有排斥宗教教育。在部分学校还开始建立图书馆。 为控制荷兰语私人教育和教会教育,也为缓和布尔人和其他社会阶层的抵触情绪,开普政府实行了为这些学校提供政府资助并与地方力量共同发展教育的政策。1841年,政府开始提供教会学校教师的工资。1843年的法规规定,政府向农村地区的学校提供资助,在当地居民提供一间教室、一间教师住房,并交纳学费以补助教师工资的情况下,向每位乡村地区学校教师提供30英镑资助,以便使每位教师工资不低于70英镑。但同时建立的学校委员会必须将教师候选人报教育总监批准,学校也必须教授英语,与公立学校一样进行世俗教育。1845年,政府决定将付给教会执事教师全部工资改为只付3/5,其余部分由当地补足。1842年政府法规取消了地方学校委员会直接管理区域内学校事务的职责,而增加了听取家长申诉,必要时进行调查和汇报的职责,以及不仅要提供学校校舍和设备,还要支付教师2/5的工资的职能。这后一项职能是保障体制的开端。 1839年教育体制改革是开普和南非教育史上的重要转折。新设立的教育总监具有督察、注册、统计、教育任命、教材选用、学校管理等现代中央教育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因此,虽然该总监在以后相当长时期内是负责教育的惟一成员或主要领导,但这一制度已实际成为独立的教育部的雏形,其产生早于欧美各主要国家,以后南非其他殖民地都沿用了这一体制。改变学校结构,特别是建立政府资助非政府学校,努力加强了中央政府对教育的集权管理程度。在19世纪40~60年代,南非采矿业带来经济繁荣的条件下,该体制使地方开始承担部分教育负担,使中央与地方联合发展教育及资助保障制度开始形成。这一改革达到了教育世俗化、英国化的目的,适应了开普殖民地特别是白人社会人口发展对教育的基本需求。但由于该体制集全部权力和职责于总监英尼斯一身,又由于总监习惯上只对总督或殖民秘书负责,而不对社会公众或以后的议会负责,使总监难以发挥教育部的应有作用。这一体制中央集权和英国化的性质太强,因此只在30年代末、40年代初的3年内暂时促进了政府公立学校的繁荣,很快就因为第三级学校即私立公助学校的迅速发展并占据主要地位而失去活力。1859年英尼斯总监退休后,这一国家教育体制由资助拨款制取代。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