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府兵制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府兵制 北朝至唐时的军制名称。西魏大统(535—551)年间宇文泰所建。共二十四军,由六柱国分领,下设十二大将军、二十四开府。隋朝初年确定军府名称为骠骑府。隋炀帝大业三年(607)改称鹰扬府。唐朝时又改为折冲府。每府兵额八百至一千二百人,编制单位有团、旅、队、火。凡充当府兵的,平日务农,农闲时练武,征发时自备兵器粮资,轮流担任保卫京师和防守边境。唐玄宗开元年间,从府兵无力自备兵器粮资,改由政府拨给,京师卫士改为招募,戍边的兵士改用官健(即健儿,唐代军士的名称)。唐玄宗天宝八年(749)折冲府因兵源缺乏,府兵制已名存实亡。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