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巴拿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巴拿巴 【介绍】: 1.简介:巴拿巴是著名的基督徒,热心传道,也被称爲使徒(徒14:14)。 属于以色列族中利未支派的人。生在居比路岛(今塞浦路斯)。原名约瑟,使徒们称他叫巴拿巴,巴拿巴的意思是「劝慰人的人」或「鼓励人的人」(徒4:36)。 2.圣经记载: 1)巴拿巴曾有些田地,他把它卖了,把价银拿来交给使徒们,分给别人使用(徒4:37)。 2)保罗悔改成爲耶稣门徒的初期,由于他以前曾极力逼迫基督徒,所以他「到了耶路撒冷,想与门徒结交,他们却都怕他,不信他是门徒。惟有巴拿巴接待他,领他去见使徒」。从而使保罗和门徒多有交往,得以在耶路撒冷传道(徒9:26—28)。 3)教会初期,那些受逼迫遭患难的门徒四散到各地传讲耶稣的救恩,各地信而归从耶稣的人很多。 耶路撒冷教会便差派巴拿巴去看望、勉励那些初信耶稣的人。巴拿巴原是个好人,大有信心,热心传讲圣经真理,于是又有许多人归向了基督(徒11:19—24)。 4)巴拿巴还曾到保罗的故乡大数去找保罗。「找著了,就带他到安提阿去。 他们足有一年的工夫和教会一同聚集,教训了许多人」。耶稣基督的门徒被称爲基督徒,就是从安提阿开始的(徒11:25—26)。 5)当天下有了饑荒的时候,安提阿的「门徒定意,照各人的力量捐钱」,託巴拿巴和保罗把捐项送到耶路撒冷的长老那裏,以便供给信徒(徒11:28—30)。他们办完了供给的事,便带著马可一同离开耶路撒冷,返回安提阿(徒12:25)。 马可是巴拿巴的表弟。即是后来书写马可福音的作者,详见「马可Mark」条。 6)安提阿教会很兴旺,圣徒禁食祷告的时候,圣灵感动他们分派巴拿巴和保罗带著马可外出传道(徒13:1—6)。他们历经居比路、别加、彼西底、以哥念、路司得、特庇等地游行布道。中途马可离开了他们,自己回家到耶路撒冷去了。巴拿巴和保罗二人又返回安提阿(徒13:4—14:28)。 7)巴拿巴、保罗二人再次受安提阿教会的委託,去到耶路撒冷,与那裏的使徒和长老一同交谈。所谈的主要内容是:外邦人(即犹太族以外的各族人),在他们悔改信奉基督之后,要不要像犹太人那样必须遵守传统的割礼(1)和许多规条。这是教会历史上很重要的一次集会。会后决定:不要把摩西所传的割礼和规条加在外邦信徒的身上。 只要求各地各族的信徒:不拜偶像;不吃祭过偶像的食物;不吃血和勒死的牲畜;不要有淫乱行爲。会后他们二人又返回安提阿(徒15:1—35)。 8)巴拿巴和保罗一起传道,后来保罗的工作比较明显。但是起初保罗却是巴拿巴所带领的。 圣经中提到他们二人时,起初常是巴拿巴在先,称作「巴拿巴和保罗」(徒11:30;徒12:25;徒13:2,7)。 但是逐渐地却常是保罗在先了,后来常称作「保罗和巴拿巴」(徒13:43,46,50;徒15:2,22,35)。从此可以看出巴拿巴何等乐于帮助一个同工,作出比自己更好的工作来。这件事也使人看到,若是多有几个巴拿巴,将会带出更多的保罗。 显明耶稣说的「在后的将要在前」是一件美事(太19:30)。 9)巴拿巴虽是最初带领保罗的人,但是自己有了过错,也很愿接受保罗的提醒指正(加2:11—14)。 10)巴拿巴与保罗虽是很好的同工,但有时在工作上也有不同的看法。他们準备第二次外出布道时,巴拿巴有意仍带青年传道人马可同去。 但是保罗认爲第一次外出布道时,马可曾半途离开了他们,觉得不宜再带他去。然而巴拿巴仍要帮助这个青年人继续作福音工作,二人竟因此分手而各自从事传道工作(徒15:36—41)。后来的事实证明,在巴拿巴的帮助带领下,马可长进很大,不仅成了彼得亲切的助手(彼前5:13),而且对保罗晚年的工作也十分有益(提后4:11)。 11)巴拿巴和保罗虽然看法不同而分开传道,但是彼此仍很尊重。 马可不久又和保罗同工便是明证(门24,西4:10)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