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特
【生卒】:1915—1980 【介绍】: 法国批评家。 曾就读于巴黎大学,得过古典文学、文法学和哲学学位。生前为巴黎高等学术研究院教授。 主要著作有:《写作零度》(1953)、《米什莱论自己》(1954)、《神话》(1957)、《论拉辛》(1963)、《批评文集》(1964)、《埃菲尔塔》(1964)、《符号学的要素》(1965)、《S/Z》(1970)、《文本的乐趣》(1973)、《巴尔特论巴尔特》(1975)和《恋情絮语》(1977)。 巴尔特是结构主义的重要人物,他率先将结构主义语言学引入文学理论,在叙述学研究上颇有建树。 他主张用三个层次(功能、行动、叙述)描述作品的结构。《S/Z》的发表标志著他已转向后结构主义。 他将文学作品分为“可读的”和“可写的”,并赞赏那些可作任意解构和多重解释的“可写的”作品(如“新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