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巧倕不斲兮,孰察其拨正。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巧倕不斲兮,孰察其拨正。 【集校】: 司马迁:巧匠不斵兮,孰察其揆正。 洪兴祖:巧倕不斲兮,孰察其拨正。校语:《史记》作巧匠。 斲,一作 《説文》云:斲,斫也。 作斲者是。《史记》作揆正。 《説文》曰:拨,治也,比末切。揆,度也。 朱熹:巧倕不斵兮,孰察其揆正。校语:倕,音垂,《史》作匠。斵,一作列,一作断。揆,一作拨。 匠以下皆非是。 黄省曾:巧倕不斵兮,孰察其拨正。 校语:倕,《史》作匠。拨,一作揆。 明繙宋本:同洪本。校语亦同。 朱多煃:同黄本。校语亦同。 汪瑗:巧倕不 毛晋:同洪本。校语同黄本。 庄允益:同黄本。 戴震、汪梧凤:同朱本。校语:倕,是爲切。 一作匠。揆,一作拨。 奚禄诒:一本作拨正,太史公改揆正。 胡濬源:倕,《史》作匠。 孙诒让:“拨”,谓曲枉,与“正”对文。《管子·宙合篇》云:“夫绳扶拨以爲正”,《淮南子·本经训》亦云“扶拨以爲正”,高注云:“拨,枉也。 ”《脩务训》云:“琴或拨剌枉挠”,注云:“拨剌,不正也。”《荀子·正论篇》云:“不能以拨弓曲矢中”,《战国策·西周策》云:“弓拨矢钩”,皆其证也。王释爲治,失之。《史记》作“揆”,亦 徐英:揆正,揆度而正之也。今从《史记》。 刘永济:孙説是。旧本未 姜亮夫:刘训杀,匠不能言杀,则作斲者是也。 沈祖緜:《史记》倕作匠。《史记》拨作揆。 。【集释】: 王逸:倕,尧巧工也。 斵,削也。察,知也。拨,治也。 言倕不以斤斵,则曲木不治,谁知其工巧者乎?以言君子不居爵位,衆亦不知其贤能也。 朱熹:倕,音垂,《书》作垂,性巧,舜命以爲共工。斵,斫也。 揆,度也,卽上章所谓画也。 汪瑗:倕,舜臣名,有巧思,善作百工之物,故曰巧倕,舜命以作共工者也。 见今《舜典》,倕正作垂。《庄子》曰:“攦工倕之指。”又曰:“工倕旋而盖规矩。”《淮南子》曰:“周鼎著倕,使御其指。”是也。斵,斫也。 巧倕不斵,以喻圣人之不作也。孰,谁也。察,审也。揆,度也。言巧匠不斵,则世虽有章画之良工,无有审而度之,以知其守法之正也,以喻圣人不作,则世虽内厚质正之君子,无有审而度之,以知其守道之正也。揆旧作拨。 或曰,如《诗》“本实先拨”之拨,言废常法者,正言守前图者,当总结上,亦通。瑗按,刓方爲圆,天下之贱工也。章画志墨,天下之良工也。巧倕不斫,孰从而察之乎?鲜有不以贱工爲能,以良工爲拘矣。 易初本迪,天下之小人也。内厚质正,天下之君子也。 圣人不作,孰从而察之乎?鲜有不以小人爲通,以君子爲迂矣。惟其不知察之也,是故以玄文爲不章,以微睇爲不明,乱白黑而倒上下,囚凤凰而舞鷄鹜,同糅玉石而一概相量也。 噫!此党人鄙固之甚矣。世无大人君子矣。慨重华而慕汤禹之心,屈子其容己乎?篇首至此,卽洪氏所谓:“己虽放逐,不以穷困易其行也。”是矣。 陈第:正,古音征。内重厚质端正,大人所甚美。 然不施用,何由知之乎? 黄文焕:然而事犹有难言者,衆人见显,不能见隐,手斵之正显,心揆之正隐。君不我用,技无所施,善揆之心,至正之质,谁人察之。 钱澄之:世以善斵者爲巧,不知巧倕之不贵斵也,惟取揆之正也。而今刓方爲圆,不重 王夫之:犹倕必试之以斵,而后知其巧。 林云铭:承上匠斵来。 张诗:然使有巧倕而不使之斵,则虽有章画志墨之工,孰有能察之而知其揆度之正者?以喻有圣贤而不在位,则虽有内厚质正之德,孰有能察之而知其守道之正者? 蒋骥:言守其画墨,因巧倕不斵而进言之,然贤而不试,则譬有巧匠而不使之斵,亦安知其度物之正哉?此本上抚 屈复:不斵,其巧未用也。 如工垂不斵,其巧未用,孰察其揆正乎? 戴震:揆正,谓揆度之正,可爲法守也。 胡文英:倕虽巧,然未尝得斵,孰知其所度之正乎?犹屈子不能得政,孰知其治国之善乎? 刘梦鹏:不斵,谓谨守 言不斵者,揆合正法,而人不察也。 陈本礼:言倕必斵而后知其巧,喻己不见用,无人知其才德也。 胡濬源:才不用无以自见千古实 王闿运:己志决死,恐人不察,以爲怨怼,故专明怀才不用之恨。 不及国亾,身死之词。葢追咎怀王,旣已不忍,致怨顷襄,又复无益,况于谗佞,不足复言,惟自恨畸行宜逢嫉蔽耳。 马其昶:以上自述平生守正大 徐英:自“抚 闻一多:拨犹拨剌,枉曲也。或单曰拨。 拨正对举,与此正同。《庄子·大宗师篇》“曲偻发背”,则以发爲之。 (以上拨字説本孙诒让) 姜亮夫:巧倕二句,言巧倕虽巧,使其不运斧斤而斫斲,则又有孰人能察其爲曲爲正与?以喻君子不居爵位,又孰人能察别人世之孰爲曲与孰爲直与? 刘永济:然内质不体现于行事,则无从验其邪正,故以工倕虽巧而不令斵,则亦无从见其巧拙相比。 (《屈赋音注详解》) 杨胤宗:内 太史公论曰: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之名益彰,顔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巖穴之士,趋舍有时,若此类名堙灭而不称,悲夫!闾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 吴孟复:拨,《管子·宙合》:“夫绳扶拨以爲正”。俞樾曰:“按《説文》:‘ 故‘正’与‘拨’爲对文”。又《淮南·本经训》注:“拨,枉也”。 蒋天枢:拨,治也。《诗·长发》:“玄王桓拨,受小国是达,受大国是达。”言玄王(契)有伟大拨乱反治之能。 使倕而不得施其巧,又谁能察其拨乱反正之才能乎? 汤炳正:斵,指製作器物。察,了解。此二句以倕不施工于木,怎知木之邪正。 喻世无圣贤,谁能知事之曲直。其承上句“大人所盛”而言,与以下四句意思不一。 (《楚辞今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