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民歌
巢湖市位于安徽省中部,境内有距今三四十万年前的“和县猿人”遗址,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巢湖民歌伴随著巢湖古老的历史,经历了一个由简而繁、由单一而多样的演变过程,一直传唱至今。巢湖民歌起源于南宋和元朝,是巢湖市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民间音乐,同时也是江淮地区民歌的代表,是中华民间音乐文化的优秀范例。 巢湖人爱唱、爱编民歌。 “望风采柳”的创作形式使聪慧的歌唱者可以见什么唱什么,走到哪儿唱到哪儿,干什么活唱什么歌。 巢湖民歌有号子、山歌、小调三大类,品种齐全,内容丰富。 历年来,有关部门共搜集整理了一千多首巢湖原生型民歌,巢湖民歌代表曲目有《姑嫂对花》、《喊秧歌》、《刘姐姐》、《吓老鹰》等。 至今,巢湖民歌创作、演唱活动一直持续不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