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川溲疏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川溲疏 【名称出处】:《湖南药物志》 【概况】: 基源 为虎耳草科溲疏属植物川溲疏的全株。 溲疏属全世界约56种,中国有40余种。 原植物 川溲疏Deutzia setchuenensis Franch,又名四川溲疏(《贵州植物志》),鹅毛通(湖南)。 形态 落叶灌木,高1~2m;小枝对生,疏生紧贴的星状毛。叶对生;叶柄极短;叶片草质,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2.2~7.5cm,宽1~2.4cm,顶端渐尖或尾状渐尖,基部圆形,边缘有细锯齿,两面均绿色,被星状毛,上面的毛有4~5或6条幅射线,下面的毛有5~7或4条幅射线。 聚伞花序伞房状,生于枝顶,有花10余朵;总花序梗和花柄疏生紧贴的星状毛;两性花;花萼密生白色星状毛,萼筒长约12mm,裂片5,正三角形,长0.6mm;花瓣5,长圆状倒卵形,长约7mm,白色;雄蕊10枚,外轮花丝顶端具2齿,内轮花丝的齿合生成舌状,长于花药,花药黄色;子房下位,花柱3枚。蒴果长约4mm。花期5~6月,果期8~10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98页,图1926)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800~1200m的山地灌丛中或林缘。 分布于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 。【药性】:性味 苦,微寒。 《湖南药物志》:“麻涩、苦、平。有小毒。” 功效 清热除烦,利尿。 主治 外感暑湿,身热烦渴,小便不利及热结膀胱,小便淋沥。 《湖南药物志》:“化食,利尿,活络,镇痛。毒蛇咬伤,膀胱炎,小儿疳积,风湿关节痛,风湿疮毒。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❶ 《四川中药志》:“治伤暑烦热口渴、多汗、小便短赤:川溲疏9g,淡竹叶6g,虎杖12g,麦冬12g,石膏15g。水煎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