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稔叶
【概况】: 基源 为桃金娘科桃金娘属植物桃金娘的叶。 原植物 桃金娘Rhodomyrtus tomentosa(Ait.)Hassk. 余项参见“山稔子”条。 【生药】: 采集 全年可采,除去杂质,晒干或鲜用。 贮藏 置干燥处,防霉。 【化学】: 叶含多种三萜化合物:羽扇豆醇、β-香树脂醇、白桦脂醇(Betulin)、白桦脂酸(Betulinicacid)、乌索酸、3β-羟基-21αH-△22,29-何伯烯-30-醛、3β-羟基-△12-齐墩果烷-11-酮等[1]。 附 茎含多种三萜成分:羽扇豆醇、α-香树脂醇、白桦脂醇、白桦脂酸、齐墩果酸、白桦烯酸、白华脂醇-3-乙酸酯、无羁萜、蒲公英赛醇(Taraxerol)、3β-乙酰氧基-12α-羟基-齐墩果烷-28、13β-内酯、3β-乙酰氧基-12-羰基-乔墩果烷-28,13β-内酯、3β-乙酰氧基-11α、12α环氧-齐墩果烷-28、13β-内酯(3β-Acetoxy-11α,12α-epoxyoleanan-28、13β-olide)。 参考文献 Phyto1741Chemi stry 1975;14(3)∶833 【药性】: 性味 甘,平。 ❶ 《生草药性备要》:“味甘,平。” ❷ 《本草求原》:“涩,平。” 功效 清热利湿,消风解毒,止血。 主治 头痛,泻痢,疳积,外伤出血,疮疥。 ❶ 《生草药性备要》:“止痛,散热毒,止血,拔脓,生肌。” ❷ 《本草求原》:“止血,止痢,生肌。治疳,消疮,洗疳痔、热毒、 疥、烂脚,理蛇伤。” ❸ 《广西中药志》:“治水泻,红白痢;外用治外伤出血,乳痈。”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 外用:煎水洗。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❶ 《福建民间草药》:“治头痛和久患头痛:桃金娘(即山稔)鲜叶茎30g,酌加水煎成100ml,连服2~3天。” ❷ 《岭南草药志》:“治急性胃肠炎:鲜山稔叶60~120g(干者酌减),水煎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