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樱桃
中药名。 出《本草纲目》。为蔷薇科植物山樱桃Prunus tomentosa Thunb.的果实。山樱桃,又名:朱桃,牛桃,婴桃,李桃,海桃,山婴桃等。落叶灌木,高可达3米。分枝开展,幼枝密生黄绒毛。芽通常3个并生,两侧为花芽,中间为叶芽,花芽开放较早,或与叶芽同时开放。 单叶互生,或于短枝上簇生;叶片倒卵形或椭圆形,长4~7厘米,宽2.5~3.5厘米,先端渐尖,或稀为3浅裂,基部阔楔形,边缘具粗锯齿,上面深绿色,有短柔毛,下面有较密的近黄色的绒毛;叶柄长2~7毫米,有密毛;托叶线形。花单生或两个并生;萼片5,基部连合成管状,内外都有毛;花瓣5,白色或带粉红色,倒卵形;雄蕊多数;雌蕊1。核果近椭圆形或近球形,熟时红色,直径约1厘米。花期4~5月,果期5~6月。 生于向阳山坡上。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本植物的种子(山樱桃核)亦供药用。其核仁在市场上亦作郁李仁使用。味辛、甘,性平,无毒。益气固精。治泻痢、遗精。内服:煎汤,250~500克。 叶含槲皮甙(Quercitrin),木材含儿茶精及陶米宁(Tomenin,即5-羟基-6,7-二甲基香豆精5-0-葡萄糖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