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屈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屈原 (1)战国晚期诗人、政治家。名平,字原,号灵均,又名正则。楚国人。约生于公元前340年,约卒于公元前278年。是楚王同姓贵族。博闻多识,“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官左徒、三闾大夫,深受楚怀王信任。对内主张彰明法度,任用贤才,对外主张联齐抗秦。受保守的上层贵族反对,理想不能实现,被放逐江、汉一带。顷襄王时,更远流沅、湘。楚国首都郢城被秦军攻破,他无比悲愤,自沉于汨罗江。因长期流放漂泊,心怀家国,有志难展,忧愁幽思,无法排遣,遂借楚地民歌形式,发抒其激烈情怀。作品有《离骚》、《天问》、《九章》、《九歌》等,饱和著爱国热情和忧世惜民之心。形象丰富奇丽,富于地方色彩。大量神话传说,民间家神山鬼,香草美人的比喻,幽奇谲怪的想象,洋溢著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在楚地民歌土壤上,创造出“骚体”这一新的诗歌形式,与《诗经》中原系统的四言诗格不同,是一代文体的突破。他以高尚的思想、伟大的人格、宏伟的抒情诗体,陶冶了后代无数的诗文作家,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2)话剧剧本。郭沫若作。写于1942年。剧本描写战国时代楚国爱国诗人屈原对出卖祖国的南后郑袖所进行的斗争,热情歌颂了屈原的爱国思想和大无畏精神。此剧写于1941年的“皖南事变”之后的重庆,寓意在于通过屈原对楚怀王绝齐亲秦、甘心投降的谴责,控诉国民党政权丧权辱国、迫害抗日志士的行径。剧作以历史事实反映现实斗争,感情炽烈而奔放,充满革命浪漫主义和革命现实主义精神,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优秀剧目之一。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