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少林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少林寺 位于河南省登封县城之北15公里少室山五乳峰下。 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孝昌三年(527),菩提达摩于此面壁九年修定,传法慧可,开创中国禅宗,故称达摩为初祖,少林寺为祖庭。唐初,少林寺僧众佐唐太宗开国有功,从此僧众常习拳术,禅宗和少林拳负有盛名,广为流传。高宗、武后均甚崇敬,整修寺字。其后历经唐末五代之乱,寺渐衰微。宋淳祐五年(1245),雪庭福祐及其法嗣灵隐文泰、古岩普就、息庵义让、淳拙文才诸师相继主持此寺,各振玄风,传洞上之正脉。 少林寺于晚唐五代之际,为临济宗禅僧所住,金元以来,成为曹洞宗道场。元末遭到严重破坏,明代重兴。 清初因少林寺成为“反清复明”的基地而遭焚烧。清雍正十三年(1735)重修,规模宏大。1928年部分毁于兵火。1932年又重建。 现存面积三万多平方米,多为明清遗存建筑。有山门、客堂、达摩亭、白衣殿、地藏殿、千佛殿等。 山门匾额“少林寺”三字为清康熙帝亲书。千佛殿建于明万历十六年(1588),清乾隆(1736-1795)年间重修,为寺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之殿。后墙有明代的《五百罗汉朝毗卢》大型彩色壁画,面积约三百余平方米。白衣殿为清末建筑,殿内墙上绘有少林寺武术的“锤谱”及“十三和尚救唐王”等珍贵壁画。寺内还存有唐以来的碑碣石刻约三百余通,其中有唐玄宗书额的《皇唐嵩岳少林寺碑》、王知敬书写的《大唐天后御制诗书碑》、宋米芾书写的“第一山”刻石、元代日本僧人邵元撰文的《息庵禅师碑》、元赵孟頫书写的《裕公碑》、明董其昌书写的《道公碑》,皆为珍贵文物。寺外还有初祖庵、二祖庵、达摩洞、塔林等历史文物古迹。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