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审美经验现象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审美经验现象学 美学心理学著作。 作者米盖尔·杜夫海纳。1953年出版。 该书集中反映了作者的现象学美学思想。 从审美对象入手,作者研究了审美对象与审美知觉的关系;强调感觉、知觉在审美中的重要意义。 认为审美对象只有在鉴赏者知觉的积极参与下,才能成为完全的审美对象。由此看来审美知觉是审美对象的基础,其重要性在于它是一种能把艺术作品变形为审美对象的知觉。 作者还提出了“审美感觉要素”这一概念。所谓“审美感觉要素”指的是艺术作品的物质材料构成的特殊形式被审美主体感知时所形成的一些感觉要素。审美感觉要素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共同行为,形成审美对象绝对存在的基础之一。审美感觉要素连接“被表现世界”的深度与鉴赏者的深度的中介物,感觉便是这两种深度的相互作用。 通过相互作用,知觉主体与审美对象达到和谐与统一。该书认为审美知觉和其他所有的知觉有所不同。 “普通的感知过程由于一心想辨别对象以便认识和利用它,从而无法抓住形式”。“如果不考虑绘画中被表现并由标题所强调的对象,就无法抓住绘画的形式;但审美知觉通过直接涉及被表现对象的运动所遇到的不是简单地从事物的王国搬到作品范围里来的真实对象,而是色彩的力量所造成的一个新的对象,它说著一种新的语言,正是这种表达方式加强了绘画的统一”,从这个角度说形式使对象获得了意义。 装饰画可以用来装饰一个对象,但它本身并不是对象,而它之所以不是对象,是因为它自身的形式仅仅是轮廓。 为此作者对审美经验作了现象学的描绘,他指出审美经验有其特殊的、其他经验无法比拟的特点,比如审美经验与爱的经验相比有过之也有不及。说它“不及”是它不包含愿望和结合的既痛苦又欢乐的经验,因为它没有权对人在给予的同时超越自身的能力。说它“过之”,是因为它不那么苛求,更容易满足,因而也就更能做到客观公正,此外,也是因为对象和主体之间保持的距离保证了热情的纯正。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