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官邸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官邸学 汉代的中央官学有两种类型:一是为贵族子弟开设的贵胄学校,始建于东汉明帝永平九年(66),称做“四姓小侯学”。 “四姓”是指外戚樊、郭、阴、马四氏;“小侯”是指这四氏都不是列侯。“四姓小侯学”的创立,既反映东汉时期外戚势力的强大,在教育上享有特权;又体现加强皇权的需要,即最高统治者企图以儒学教化外戚子弟,使他们进一步树立正统观念,不致滋事分权。四姓小侯学由朝廷直接聘请教师,设备较好。 教学内容以《孝经》为主,兼习《尚书》等儒家经典。 《后汉书·邓太后纪》曰:“永平中,四姓小侯皆令入学,所以矫俗厉薄,反之忠孝。”后来又扩大招生,不限于四氏子弟,匈奴族亦派遣子弟来此留学。 邓太后临朝,决心设学立教,于安帝元初六年(119),又开邸第,设立一所贵胄学校,招收“济北、河间王子男女5岁以上40余人,又邓氏近亲子孙三十余人”入学。并为年幼者置师保,开办了“幼儿班”。 邓太后亲临监视,勉励子弟“上述祖考休烈”,认真学习。另一种类型是教育宫人的宫廷学校,“诏中宫近臣于东观受读经传,以教授宫人,左右习诵,朝夕济济”,主要教育对象是贵族女子和宫人中的妇女。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