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翰★★★ 01796名

hàn 〈文〉名长而坚硬的鸟羽;借指毛笔、文章、书信等(古代用羽毛做笔)。挥翰|翰墨|文翰|华翰
字源解说 倝,既是声旁也是形旁,甲骨文 (旅)像战旗飘飘的样子。翰,甲骨文 = (战旗飘飘 的样子)+ (隹,借代鸟羽),表示战旗上插着漂亮的翎羽。金文 将甲骨文的 写成“倝” ,将甲骨文“隹” 写成“飞” ,强调旗杆上的翎羽迎风飘飞。造字本义:部队急行军,羽饰战旗迎风飘扬。篆文 将金文的“飞” 简化成“羽” 。 附 文言版《説文解字》:翰,天雞赤羽也。从羽,倝聲。《逸周書》曰:“大翰,若翬雉,一名鷐風。周成王時蜀人獻之。” 附 白话版《说文解字》:翰,天鸡的赤羽。字形采用“羽”作边旁,“倝”是声旁。《逸周书》上说:“大翰,有如身披五彩羽毛的鸟儿,翰的另一名称叫“鷐风”。周成王时蜀人向成王进献过翰。” 引申线索

【字族索引】 𠦝 习
【同音字】 hà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