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营扎寨
[结构] 并列式。 [释义] 安置营房,修筑栅栏。原指军队驻扎。现也指建立临时驻地。 营、寨:军队驻扎的地方。扎:驻扎。 [出处] 唐·魏徵等《隋书·礼仪志》:“其安营之制,以车布外,间设马枪,次施兵幕,内安杂畜。”元·无名氏《隔江斗智》二折:“据我老三料这周瑜匹夫,累累兴兵来索取俺荆州地面,如今在柴桑渡口安营扎寨,其意非小。” [功能、例句] 作谓语。 李一安《心中的大佛》:“他上月刚过而立之年,原是铁道兵某部的排长,入川施工时,‘自由’下了一位乐山姑娘,脱军装后,就地安营扎寨。” [附条] ❶ “安营下寨”。《三国演义》一一六回。 ❷ “屯兵扎寨”。 《三国演义》九五回。 [同义] 步步为营 筑室反耕 [反义] 整装待发 倾巢出动 [辨误] 扎,不读z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