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宁汉合流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宁汉合流 1927年“七·一五”政变后,武汉国民党政府迁往南京,与南京国民党政府合在一起,史称“宁汉合流”。 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集团建立与武汉国民政府相对立的南京国民党政府,造成“宁汉分裂”的局面。7月15日汪精卫集团继蒋介石集团之后叛变革命,消除了宁汉双方在反共问题上的分歧,宁汉合流成为可能。“七·一五”前后,手握重兵的冯玉祥几次致电宁汉双方,提议召集会议,讨论党务,解决党内争执。7月24日,武汉的汪精卫、谭延闿、孙科等回电冯玉祥,表示愿意“和平统一”,并同意迁都南京。 8月8日,南京的蒋介石、胡汉民、李宗仁等通电表示欢迎武汉重要分子到南京“柄政”。此时,宁汉都有合流的契机,但双方存在著争夺国民党正统的尖锐斗争。武汉方面力主倒蒋,在宁的桂系李宗仁、白崇禧与蒋介石也是貌合神离。蒋介石在这种情况下,加之亲自督战的津浦线战事失败,8月13日,突然宣告下野,宣布辞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的职务。 胡汉民、张静江、吴稚晖等亦纷纷离宁赴沪。 南京方面的实权主要落在早有联汉之意的桂系手中,这为宁汉合流提供了有利条件。8月25日,武汉政府宣布迁都南京。8月下旬到9月上旬,武汉的谭延闿、孙科和汪精卫、陈公博先后到达南京。 汪陈以国民党中央的“正统”自居,主张召开二届四中全会,解决宁汉纠纷问题。但他们的主张没有得到宁方响应。 其时谭延闿、孙科也不再听命于汪。汪只得放弃召开四中全会的主张。 孙科提出成立特别委员会代行中央职权的建议,得到宁、汉、沪(西山会议派)三方赞同。特委会于9月15日成立。 17日,南京国民政府和军事委员会进行改组,并发表宁汉合作宣言,宣布国民党“统一”完成。至此,宁汉合流正式实现。 但是由于国民党内部各派势力利害冲突,不可能达到真正统一。形式上的“统一”也很快为新的分裂所代替。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