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的想象
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形象进行加工,重新组合成为新形象的过程,是以记忆表象为基本材料,对已有表象加以改造的过程。 想象活动与表征活动关系密切,儿童想象最初出现的年龄和表征发生年龄相同,即在1岁半到2岁左右。大脑皮质上已经形成的暂时联系进行新的结合,即旧的暂时神经联系经过重新配合构成新的联系是想象发生的生理基础。儿童语言的发生即巴甫洛夫所说的第二信号系统的出现是儿童想象发生的重要因素。1岁半至2岁儿童出现的想象的萌芽,主要是通过动作和语言表现出来的。 儿童最初的想象可以说是记忆材料的简单迁移。特点有: ❶ 记忆表象在新情景下的复活。 ❷ 简单的相似联想。 ❸ 没有情节的组合,想象在幼儿生活中占重要地位,其发展的一般趋势是从简单的自由联想向创造性想象发展。 表现在三个方面: ❶ 从想象的无意性发展到开始出现有意性。 ❷ 从想象的单纯再造性发展到出现创造性。 ❸ 从想象的极大夸张性发展到合乎现实的逻辑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