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灯笼根
【名称出处】:《本草求原》 【概况】: 异名 土骨皮(《陆川本草》)。 基源 为马鞭草科大青属植物白花灯笼的根或根皮。 原植物 白花灯笼Clerodendrum fortunatum L. 余项参见“鬼灯笼”条。 。 【生药】: 采集 秋季采挖根或根皮。 【药性】: 性味 苦,寒。 ❶ 《本草求原》:“苦、甘,平。” ❷ 《岭南采药录》:“苦、寒。” ❸ 《陆川本草》:“凉,淡。” 功效 清热,解毒,凉血,止痛。 主治 感冒发热,咳嗽,咽痛,衄血,赤痢,疮疥,瘰疬,跌打肿痛。 ❶ 《生草药性备要》:“清热毒,洗 脚烂疮疼痛,用白灯笼和盐酸蔃煲酒饮,即止痛消肿。 跌打亦用。红者旺血,白者消毒。 ” ❷ 《岭南采药录》:“治疟气,消跌打红肿,疬核;腹中结块,按之坚痛、捣敷之。” ❸ 《陆川本草》:“凉血清肝,退热解毒。治血热衄血,热痢赤痢。” ❹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止咳定痛。治感冒发烧,咽痛,咳嗽,肺结核;胃痛,腹痛,疔疮疖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 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陆川本草》:“治血瘙身痒:鬼灯笼根皮15g,猪肉皮120g。水煎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