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威尔逊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威尔逊 【生卒】:1895—1972 【介绍】: 美国批评家、作家。 生于新泽西州。1916年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曾在美国军队服过役。1920年任《名利场》杂志总编辑,以后又分别在《新共和》和《纽约人》杂志任职。1955年获国家文学艺术研究院金牌奖,以后又获国家图书协会文学奖、法国尼斯国际图书节金鹰奖等。他的主要批评著作有《阿克塞尔的城堡》(1931)、《伤与弓》(1941)、《三重思想家》(1948)、《岸之光》(1952)、《美国内战文学研究》(1962)、《我的点滴看法》(1965)和《魔鬼与坎内·巴汉姆》(1973)。还写有诗歌、剧本、小说以及社会政论文,是一位多才多艺的高产著作家。 作为文学批评家,威尔逊十分关注文学观念形成的社会、心理和政治方面的条件。但认为所谓的文学批评,应当是形成于一定条件之中的人类的观念和想象的历史。 威尔逊历来重视历史地解释各种文学现象,他论证了象征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关系,认为象征主义本质上说是浪漫主义所带来的成果,是“同一潮流中的第二次洪峰”。 两次运动都是对不人道的人生观和自然观的反动。威尔逊还重视文学中的心理因素。认为任何小说创作中的真正因素是作家的个性因素,作家的想象体现在作品人物的想象以及作品的情境和场景之中。 威尔逊根据弗洛依德的理论提出一种观点:“天才与疾病,像力量与残废一般,可能是不容分离地纠结在一起的”。他还以纪德、查尔斯·兰姆等欧洲作家为例支持自己的论点。 但这一观点引起了许多争论。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