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妊娠肿胀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妊娠肿胀 妇科病证名。 指妊娠期间肢体面目或全身发生肿胀的病证。又名子肿、子水不利、胎水、胎水不利、子气、子满、皱足、脆足等名称。一般在怀孕七、八月之后仅有足部或累及双膝下轻度浮肿而无其它不适,且多能于平卧后自消者,乃属妊娠晚期常有现象,不作妊娠肿胀病论。 妊娠肿胀某些久病或肿势急骤发展者,可因水湿内生、阻滞经隧,精血输送受阻或脾虚而气血生化之源不足以致肝失血养出现肝阳上亢,甚至阳化风动而演变为先兆子痫和子痫的危重病证。亦有水湿内停胞中,损伤胎元,或因脾虚气弱不能载胎,肾虚胎失所系,以致胎元不固发生早产、小产者。因而在诊治本病时应引起重视以免发生早产、小产。 根据历代医家所论,妊娠肿胀有“病在水者”和“病在气者”的不同表现。“病在水者”,即妊娠水肿乃妊期发生的体内水液潴留,泛溢于肌肤或内停胞中而产生的一种临床常见病证,主要病因病机是: 《沈氏女科辑要笺正》:“妊身发肿,良由真阴凝聚以养胎元肾家阳气不能敷布则水道泛溢莫制。”“病在气者”即妊娠气肿多由孕妇素性忧思抑郁,肝失条达,气机不畅,至妊娠四、五月后,胎儿渐大,滞碍升降之气机,从而两因相感,气滞愈甚,是以升降之机悖逆,故尔清阳不升,浊阴下滞以致下肢浮肿,或因气机不顺而津液不布,湿气内阻发为肿胀。脾虚所致水肿者,临证可见妊娠数月,面目四肢浮肿,甚或遍及全身,肤色淡黄或 此乃脾湿不化,内停胞中,上迫心肺的见证,治宜健脾除湿,利水消肿。方用鲤鱼汤、茯苓导水汤。 肾虚所致妊娠水肿者可见妊娠中晚期,面浮肢肿甚则阴户及下腹部均见浮肿,尤以下肢为最,肿处皮薄色白而亮,按之凹陷即时难起,面色晦暗,头晕耳鸣,心悸气短,腰酸乏力,肢冷畏寒,小便短少,苔白润,舌质淡嫩,脉沉细无力或沉迟而弱。 治宜温肾助阳,化气行水。 方用真武汤、桂附苓术饮、济生肾气丸等加减化裁。气滞湿阻所致妊娠气肿可见妊娠四、五月后,双足先肿渐及于腿,皮色不变,按不成窝,随按随起,或自觉身重足胀行动不便,头晕而胀,胸闷胁胀,脘闷纳呆,小便自利或尿少腹胀,苔薄腻,脉弦滑。 治当理气行滞,方选天仙藤散、顺气养血汤、茯苓汤加减应用。另外可用《备急千金要方》中赤小豆5升、商陆根1升治疗妊娠手足皆肿、挛急之肿甚治标或正虚不甚者。也可用针刺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配合重灸脾俞、水分治疗妊娠肿胀。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