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女贞叶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女贞叶

【名称出处】:《纲目》

【概况】:

异名 冬青叶(《海上方》),土金刚叶、爆竹叶(《贵州民间方药集》)。

基源 为木犀科女贞属植物女贞的叶。

原植物 女贞Ligustrum lucidum Ait.。

余项参见“女贞子”条。。

【生药】:

采集 全年可采,除去杂质,晒干或鲜用。

贮藏 干燥处,防霉。

【化学】:

含齐墩果甙、4-羟基-β-苯乙基-β-D-葡萄糖甙和女贞甙(Ligstroside)[1]以及丁香甙(syringin)、苦杏仁甙酶和转化酶[2],叶中尚含d-甘露醇及乌苏酸[3]

参考文献 [1] Tetrahedron 1972;28:4231 [2] 新华本草纲要,第3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249 [3] 中草药通讯 1976;(1):14

【药理】:

本品所含乌苏酸其药理作用有: ❶ 中枢作用具有明显的安定和降温作用,能减少小鼠自发活动,降低大鼠正常体温[1]

协同巴比妥类催眠作用及对抗戊四唑引起的惊厥。
❷ 抗炎降酶 大鼠每天ip乌苏酸12.5mg/kg,共7d,可延缓植入羊毛球的发炎过程,增加肝糖原,降低心肌及横纹肌糖原有糖皮质激素样作用[2],临床用作胶原抑制剂[3]。动物实验,乌苏酸100mg/kg具有降低血清转氨酶的作用[4]
❸ 抗菌 体外对革兰氏阳性菌、阴性菌和酵母菌有抑制,MIC浓度:葡萄球菌300;革兰氏阳性菌50~400;革兰氏阴性菌200~800;酵母菌100~700[5]

❹ 抗癌 对体外肝癌细胞培养具有非常显著的抑制率;能延长艾氏腹水癌小鼠的生命[6]。d-甘露醇有止咳作用,为渗透性利尿药,用于脑水肿、青光眼、肾功能衰竭浮肿、腹水等[1]

参考文献 [1] 中草药通讯 1976;(1):14 [2] CA 1974;81:332174t [3] CA 1976;84:140591c [4] 中草药 1981:12(11):489 [5] CA 1976;84:16059p [6] 药学学报 1982;17(12):917

。【药性】:

性味 苦,平。

《纲目》:“微苦,平。”

功效 祛风明目,消肿止痛,祛痰止咳。

主治 头目昏痛,风热赤眼,疮肿溃烂,口腔炎,咳嗽,支气管炎。 ❶ 《纲目》:“除风散血,消肿定痛,治头目昏痛,诸恶疮肿,行疮溃烂,久者以水煮,乘热贴之,频频换易,米醋煮亦可。口舌生疮,舌肿胀出,捣汁含浸吐涎。”
❷ 《贵州民间方药集》:“外敷止因伤出血,消炎消肿,治汤火伤。内服可止咳嗽,止吐血。”
❸ 《全国中草药汇编》:“祛痰止咳。治咳嗽,支气管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30g。

外用:捣汁含漱,熬膏点眼。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❶ 三叶汤(《中国中医秘方大全》)治慢性溃疡、放射性皮肤溃疡:茶叶15g,艾叶15g,女贞子叶15g,皂角针15g。

加水250ml,煎至100~150ml,纱布过滤,取其煎液外洗或湿敷局部溃疡面,每日3次。
❷ 《四川中药志》:“治肺热咳嗽:女贞叶30g,观音草30g,肺经草15g,紫苏子10g。水煎服。”
❸ 《湖南药物志》:“治火烫伤:女贞叶、酸枣树皮、金樱子树皮。麻油熬皮膏,搽患处。”

单方应用 ❶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治口腔炎、牙周炎:女贞鲜叶捣汁含漱。”
❷ 中草药成分预试(浙江卫生实验院) 1972;(65):“治疗烧伤和放射性损伤:女贞子叶250g入麻油500g中煎,待叶枯后去叶,加黄蜡(冬天75g,夏天90g)溶化收膏。”
❸ 《中草药通讯》1976:“治疗急性菌痢:取新鲜女贞叶制成200%浓度煎液。每次口服20~30ml,每日3次,疗程1周。


❹ 《得配本草》:“治舌肿胀出:女贞叶捣汁含浸。”
❺ 《四川中药志》:“治慢性支气管炎:女贞叶90g,水煎,加糖适量,分3次服。10天为1疗程,连服2个疗程。


❻ 《四川中药志》:“治风热目赤肿痛:女贞叶12g,黄连6g。水浸3天,水煎去渣,文火再煎成浓汁,点眼。


❼ 湖南中医杂志 1989;(1):“治复发性口腔溃疡:女贞子鲜嫩叶3~4片,洗净嚼烂含漱5分钟咽下,每日3次;或用女贞子鲜叶适量捣烂取汁,涂于创面,每日3次,连用3天。”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0: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