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古斯丁
【生卒】:354—430 【介绍】: 古代罗马帝国基督教思想家,教父哲学的主要代表。 出生于北非的塔加斯特(今可尔及利亚的苏克阿赫斯)。一度曾为摩尼教信徒,后皈依基督教,被基督教教会奉为“圣人”,称作“圣奥古斯丁。”在教育上,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和神相结合。 《圣经》应成为主要的课程。 但他又主张从古希腊、罗马的异教文化中,选取对基督教有用的部分,编纂成小百科全书,供教学之用。他认为,文法、修辞、逻辑这类学问,作为工具,可为异教服务,也可为基督教服务,应保留这些学问的形式,用《圣经》和其它宗教著作中的材料加以改编。 同样,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等学科也可以改编,使之为基督教的目的服务。奥古斯丁根据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论证了人性本恶和实行体罚的合理性。 他认为儿童生来就是邪恶的,因此,在学校里这三样东西是不可少的:戒尺、皮鞭和棍棒。这种理论支配欧洲学校教育达一千多年之久。他是对后代欧洲教育影响最大的一位基督教教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