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张法
翻译中,对广义上下文深刻理解的前提下,适当运用“夸张”的方法。 夸张本来是一种修辞手法,即根据一定的目的,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利用词、语、句的条件,对事物作必要的扩大形象的描述。翻译运用夸张法的情况如下: (1)惯用法的要求。 由于各种语言的夸张说法不同,因此在翻译中,对比原文来说,必然地有所夸张(有时也有所缩小),试看下面汉译英的例子: “对呀,肖队长,王同志,刘同志,都是百里挑一的人品……” “You’re right。He’s one in a thousand,and so are Comrades Wang and Liu.” 汉语常说:“百里挑一”;英语习惯说“千里挑一”。 因此,这一说法译成英语,就得“入乡随俗”。译成one in a thousand。 再看一个俄译汉的例子: ——Так вы снимались в кино? ——Это б ыло сто лет наэад. Я тогда ещё училась в институте. “这么说您拍过电影?” “那是八百年前(试比较:一百年前)的事了。当时我还在学院里念书。 ” (2)原作整体艺术和译文修辞的需要。翻译应该是字斟句酌,一丝不苟,也就是说不能任意夸大和缩小,这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从文学作品整体出发,为了表达风格特征、人物性格、作者情感,有时在翻译中有必要适当地进行夸张。 Эастонала эемля,эадышали кони,привстали в стремена бойцы. 大地在怒号(试比较:在呻吟),战马在喘息,战士们屹立在(试比较:欠身站在)马镫上。 但必须强调指出,运用夸张的这第二种情况,一般限于文学作品;而且译者须真正掌握原作的全局,吃透原文的风格特征、作者的情感,切忌任意夸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