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阴
❶ 经脉名称之一。 包括手太阴肺经和足太阴脾经。与阳明经互为表里。《素问·阴阳离合论》:“广明之下,名曰太阴”。本经多血少气。 因位于三阴经的最表层,故有“太阴为开”之说。 ❷ 经外奇穴名。出《外台秘要》。位于小腿内侧,内踝上8寸,胫骨内侧缘后凹陷中。 主治脚气。 直刺0.5~1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❸ 经穴别名。 出《外台秘要》。即中都,见该条。 ❹ 推拿穴位名。 出陈氏《小儿按摩经》。 即右侧太阳穴。能发汗或止汗。《保赤推拿法·分推太阳穴太阴穴法》:“太阴穴在右眉外梢”。《幼科铁镜·面各穴图》:“太阴,女,重揉此穴发汗,男,揉此止汗。” ❺ 小儿面部望诊的部位。 即文台外侧稍上之处。 《奇效良方》:“太阴上红脉现,伤寒之候,主壮热鼻塞。”参见文台、武台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