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小紫菀
【名称出处】:《陕西中草药》 【概况】: 基源 为菊科橐吾属植物细茎橐吾的全草。 橐吾属全世界约130种,中国约111种。 原植物 细茎橐吾Ligularia hookeri(Clarke)Hand.aMazz.(Creman thodium hookeri Clarke) 形态 多年生草本。根肉质,细而多。 茎纤细直立,高17~40cm,上部被蛛丝状毛。 基生叶和茎下部叶具柄,柄长~10cm,基部鞘状,叶片心状箭形或肾形,长0.7~2.4cm,宽1.5~5.5cm,顶端圆形,边缘具二角状齿或大齿,齿端具软骨质小尖头;茎中部叶1枚,有短柄,鞘稍膨大,叶片肾形与下部叶近等大;最上部叶1枚,苞片状,舟形,长约25cm。头状花序辐射状,单生或2~7排成总状花序;总苞钟状,总苞片2层,内层具宽膜质边缘;舌状花黄色,舌片线形、瘦果狭圆柱形,褐色;冠毛褐色或淡褐色,与花冠近等长。 花果期5~9月。(图见《中国植物志》,第77卷.第2分册61页,图版14∶4-5)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3000~4200m的山坡、灌丛、林中或高山草地上。 分布于陕西(太白山)、四川、云南、西藏、尼泊尔、锡金、不丹也有分布。 。【生药】: 采集 夏季开花时采收,阴干。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 【药性】: 性味 辛、苦,平。 《全国中草药汇编》:“甘、苦,温。” 功效 化痰止咳,宽胸利气。 主治 痰喘咳嗽,气管炎,肺结核,肺痈,劳伤,头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2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