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天理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天理

中国古代哲学范畴。

历来有二说,一为自然法则,一为伦理境界。

自然法则说见之于《庄子·天运》:“夫至乐者,先应之以人事,顺之以天理,行之以五德,应之以自然,然后调理四时,太和万物。”意思是,那最好的音乐,首先是和人事相吻合,顺应著自然的法则,根据五德的要求,和自然规律一致,然后依据四时季节的不同加以调理,以至和万物共乐。《韩非子·大体》:“古之全大体者,望天地,观江海,因山谷,日月所造,四时所行,云布风动,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已,寄治乱于法术,讬是非于赏罚,属轻重于权衡,不逆天理,不伤情感,……。”是说古今能保全大体的人都是按自然法则而不是逆自然法则行事的。

伦理境界说见之于《礼记·乐记》:“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这是说,“天理”是伦常的天性。后来宋明时期程、朱、陆、王则把“天理”亦说成是义理之性,与人欲相对立。程颐把“天理”既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也作为社会道德的最高原则。认为“人心私欲,故危殆。道心天理,故精微,私欲灭者天理明矣。”(《伊川先生语》十,《程氏遗书》第二十四)“人之所以为人者,以有天理也。天理之不存,则与禽兽何异矣。”(《程氏粹言》二)朱熹认为“仁义礼智”的“天命之性”即是天理。王守仁则说:“盖良知只是一个天理自然明觉发见处,只是一个其诚恻恒,便是他本体。”(《传习录中》,《王文成公全集》卷三)程、朱、陆、王的“存天理,去人欲”也就是让人们保存封建的纲常名教,作统治者的顺民。南宋的陈亮、叶适,明清之际的王夫之和清初的戴震皆反对“存天理,去人欲”的观点,认为“天理”皆随欲可见,揭露了以理杀人的禁欲主义实质。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7: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