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天亡簋铭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天亡簋铭

【简介】:

西周武王时器铭。淸道光时期于陕西岐山出土。又称《大丰簋》。搨本。大篆。铭文八行,七十八字,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文物出版社《商周靑铜器铭文选》(一)收入。

【赏析】:

西周建国前,与商王朝或友或敌,来往频繁,西周甲骨中即有商王到周地进行田猎的记载,周人学习先进的商文化是很明显的。《天亡簋》作于武王克殷之后,其铭文与商代文字衔接紧密,但它不是直接承继商金文风格,而是较多地体现了商代晚期某些甲骨文的神态意气,相形之下,铭文略有书写带来的圆转痕迹。再从西周甲骨文字风格看,它们虽然有著小如粟芥的精巧,却不免简陋羼弱了一点,这个特徵,也被带到《天亡簋》铭文中来了。

综观通篇铭文,字形大小修短,参差错杂,变动不居,在简朴散乱中显示出更多的拙意和生动感。与章法相呼应,字形取势统一向右下方倾斜,富于运动与和谐的美。铭文残泐颇甚,因而它那种似断似续、乍轻乍重的意味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用笔的羼弱,使作品具有较好的通篇形式美感。商王朝末年,频繁、大规模的对外战争使得国势元气大伤,周人联合西部诸国乘虚而入,一举克殷。但是,周武王并不十分乐观,建国立家之余,对乃弟周公旦述说了心中的忧虑和打算(见《史纪·周本纪》),不久即谢世。《天亡簋》虽作于克殷西返行祭祖告天大典和庆赏燕享之后,仍不免爲其时的心理氛围所制约,故作品绝无开国的鼎盛气象与热情和自信。另一方面,铭文风格表明它出自周人之手,与同时的《利簋》、稍后的《献侯鼎》、《禽簋》直至康昭时期大量使用粗厚的肥笔和“捺刀”笔画的所有器铭都不相同,后者与商金文一脉相承,显系出自殷人百工之手或秉承他们的作风。这一点很重要,它是我们寻绎商周不同风尙以及西周金文大篆形成脉络的直接证明。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2:1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