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大黄附子汤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大黄附子汤 方名。 《金匮要略》卷上方。大黄3两,炮附子3枚,细辛2两。水煎,分3次服,服后如人行四、五里,再进1服。功能温中散寒,行滞通便。 治寒积实证,症见腹痛便秘,胁下偏痛,发热,手足厥冷,脉紧弦。方中附子辛热,温阳以祛寒;佐以细辛,除寒以散结;大黄荡涤肠胃,泻下通便。 三味合用,共奏温中散寒,行滞通便之功。实验研究,本方的单味药分别具有泻下、抗感染、抗炎及解热、镇痛作用。 大黄能抑制大肠内水分的吸收,使水分滞留于肠腔而促进排便。 大黄对多种革兰氏阳性细菌和阴性细菌及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细辛对溶血性链球菌、痢疾杆菌、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附子和细辛均有抗炎作用。 细辛有解热、镇痛作用。临床应用于急腹症,肾功能衰竭等,亦用于皮肤科疾病,坐骨神经痛,牙痛,腰背痛,睾丸肿痛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