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大黄汤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大黄汤 【方源】: 方出《金匮》卷下,名见《普济方》卷三一二。 【组成】: 大黄一两(切,浸,汤成下) 绯帛如手大(烧灰) 乱发如鸡子大(烧灰用) 久用炊单布一尺(烧灰) 败蒲一握(三寸) 桃仁四十九个(去皮尖,熬) 甘草如中指节(炙,锉) 【用法】: 上药以童子小便量多少煎,汤成纳酒一大盏,次下大黄,去滓,分温三服。先锉败蒲席半领,煎汤浴,衣被盖覆。斯须通利数行,痛楚立瘥。利及浴水赤,勿怪,即瘀血也。 【功用】: 《普济方》:利大便,散风活血。 【主治】: ❶ 《金匮》:马坠及一切筋骨损。 【方论选录】: 《古方选注》:驰骋之时,阳鼓于上,卒然而坠,伤在于首,病头胀颈粗,发热体痛,故其所治有不同于平常跌扑所伤者。方中多用陈败之物,取其伏阳而行瘀也。败蒲席须作帆之蒲,惟乡船中尝以为卧具者佳,借其精神所凭,可以伏阳,且陈蒲可逐上焦瘀血;炊单布久蒸,则受汤熟之气,可以化阳自熄,退肿除陈;乱发疗惊安神;绯帛行瘀搜伤;大黄、桃仁、甘草,即桃仁、调胃承气二汤之义,用以扫除三焦之瘀;外用败蒲沐浴,以逐肌肉筋骨之瘀,内外兼治。 【备考】: 本方方名,《古方选注》引作“败蒲煎”。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