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大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大麦 【概况】: 异名 基源 为禾本科大麦属植物大麦的果实。大麦属全世界约30种,中国约15种。 原植物 大麦Hordeum vulgare L. 历史 始载于梁陶弘景《神农本草经集注》,曰:“今稞麦一名牟麦,似 ”《别录》中列为中品。 唐苏恭《新修本草》,《食疗本草》,《纲目》《本草从新》等亦均有收载。 形态 越年生栽培作物。 秆直立,粗壮,光滑无毛。叶鞘松弛抱茎,常无毛,两侧有披针形叶耳;叶片长9~20cm,宽6~20mm。穗状花序每节著生3枚发育小穗;小穗长1~1.5cm(芒除外);颖线状披形形,外被短柔毛,先端常延伸为长8~14mm的芒;外稃具5脉,先端常延伸成8~15cm的芒;内稃与外稃几等长。颖果成熟时粘著于稃内,不脱出;其易于脱出稃体者名“青裸”。花果期5~6月。(图见《江苏植物志》.上册.189页.图314) 生境与分布 中国南北各地普遍栽培。 分布于全世界的温带或亚热带山地或高原地区。 采集 果实成熟时采摘,除去杂质,晒干。 鉴别 性状 果实略呈梭形,两端细狭,长8~15mm。直径2.5~4mm。 内外颖狭窄,披针状线形,膜质,具短芒,芒多数已掉落;外稃背面浑圆,具5脉,先端长芒全部断落;内稃较外稃稍短小,有2脉。除去内外稃后,果皮黄色,膜质,与种皮难分离,胚乳肥厚。 质坚硬,断面白色,富粉性。气微,味微甘。 显微 粉末米黄色,气微香,味淡。 ❶ 淀粉粒极多,单粒圆形、椭圆形或广卵形,略扁,直径8~33μm,边缘常有小突起或波状弯曲,侧面观呈蚕茧形、长条形、梨形或圆三角形,直径8~17μm,脐点长裂缝状,层纹少数可见。 ❹ 横细胞1~2列,长条形,排列整齐,直径13~33μm,长42~158μm,垂周壁菲薄,有的呈细小连珠状增厚。 另可见种皮细胞及果皮中层细胞。 (图见《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图213) 贮藏 置干燥处,防蛀。 。【化学】:含蛋白质(赖氨酸含量较高)和淀粉等。 参考文献 新华本草纲要.第3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511 【药性】: 性味 甘,平。 ❶ 《别录》:“咸,微寒。” 归经 入脾、胃二经。 功效 和胃,宽肠,利水。 主治 食滞泄泻,小便淋痛,水肿,汤火伤。 ❶ 《别录》:“主消渴,除热,益气,调中。”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0~60g;或研末服。外用:炒后研末调敷。 。【临床应用】:单方应用 ❶ 《圣惠方》:“治小便淋涩痛:大麦100g,以水400ml,煎取260ml,去滓,入生姜汁10ml,相和。食前分为3服,服之。” 食疗 大麦汤(《饮膳正要》)温中健脾消胀:羊肉100g,草果5个,大麦50g。羊肉、草果熬汤,汤煮大麦。 。【医药家论述】:缪希雍《本草经疏》:“大麦,功用与小麦相似,而其性更平凉滑腻,胡人以之煮粳米同食,或歉岁令食之,而益气补中,实五脏,厚肠胃之功,不亚于粳米矣。”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