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大陆漂移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大陆漂移说 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1912年提出的大地构造假说。 它是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前奏。魏格纳认为,距今3亿年前的古生代后期,地球上所有的大陆和岛屿都是连在一起的,构成一个统一的联合古陆,称为“泛大陆”,泛大陆周围是一片广阔的海洋,称为“泛大洋”。泛大陆自中生代初期开始分裂、漂移,一直漂移到现今的位置。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都是在大陆漂移的过程中形成的,太平洋是泛大洋的残余。 同时,在大陆漂移过程中,形成了巨大的山脉和岛弧。大陆的漂移显示两个明显的方向,地球自转的离心力使两极地区的物质向赤道方向运动,引潮力使地球表层物质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产生向西的运动。 美洲大陆西海岸南北走向的山脉,是美洲大陆向西运动时,受太平洋玄武岩质基底的阻挡,挤压褶皱隆起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东西走向的山脉,是两极地区的物质向赤道方向的运动而形成的;大陆东边的岛弧,是大陆向西漂移时留下的残余碎块。他认为这种漂移是较轻的花岗岩质的大陆,漂浮在较重的玄武岩质的基底上。他从大陆的轮廓、地层、构造、岩相、古生物、古气候、地球物理和大地测量等方面进行了论证。 该假说曾遭到地球物理学家的强烈反对。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古地磁学和海洋地质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使它又获得了新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