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大运河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大运河 亦名京杭大运河。世界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之航行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原全长1794公里,现与钱塘江沟通,全长1800.9公里,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京广铁路建成前,为南北交通干线。主要有三次大工程。第一次,公元前五世纪前期,吴王夫差为攻打齐国,于江苏扬州附近江都县起,至淮水末口(今淮安县北神堰)止,开凿长约150公里邗沟(亦名渠水、中渎水),此为大运河开凿之始。第二次,隋大业元年(605)三月,为漕运方便,征发河南、淮北诸郡前后百余万人,开通济渠,“自洛阳西苑引谷、洛水达于河(黄河),自板渚(今河南荥阳汜水镇东北黄河之侧)引河入汴口;又从大梁之东,引汴水入于泗(泗水),达于淮(淮河)”(《元和郡县志·河南府》);大业四年(608)春,又诏发河北诸郡百余万人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今北京西南郊外)”(《隋书·炀帝纪》),此后,可从长江直达涿郡,沟通江、淮、河等水系;大业六年(610)十二月,又敕开扩江南运河,自京口(今江苏镇江)至余杭(今杭州)。至此,南北大运河形成,全长2700多公里,水面宽30—70米左右。第三次,元代建都大都(今北京)后,为避免绕道洛阳,遂部分利用隋代运河及其他河道,截弯取直,奠定了由通惠河、通州运粮河,部分永济渠、会通河、扬州运河、江南运河等部分组成的京杭大运河的基础。明代永乐年间,布衣白英彻底解决了山东西部丘陵地区一段运河水流湍急、不便航行之难题,使运河关键地段顺利通航。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经济发展,促进了镇江、扬州、淮安、济南等沿河城市之繁荣。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